同心乐龄关怀中心院长张来,和他相识于微,当时年少,隔了一层朋友的朋友的关系,交往不深。
却没料到后来是相互成长,相互支援的老朋友,江湖不相忘,有来有往。如今老朋友要在新址建新楼,将广东义山那里的疗养院迁移到这里。因旧址要从新规划,毕竟那里是车水马龙的地点,而且商业价值高,美化或重建是必然或迟早的事。
新楼刚打好地基,你过来看看吧!他殷勤相邀。
慈善事业本就不容易,要坚持几十年更加不易,本人浅薄的看法,老人院比孤儿院更加难经营。
新楼刚打好地基,你过来看看吧!他殷勤相邀。
慈善事业本就不容易,要坚持几十年更加不易,本人浅薄的看法,老人院比孤儿院更加难经营。
看了工地,再和几个老人家谈谈,张来特地引荐一个年轻女子。已经再这里快二十年,当年患忧郁症,被兄姐抛在路旁,受左邻右舍呵斥,没办法又带回家,半夜又丢去候车站,被告知的张来驾车去领回老人院。
来时已经无法步行,现在可以帮忙管理日常行政工作。还会英文呢。
我不知情,不识趣的问:家人呢?
这里就是我的家。她说。
出来后,问起来龙去脉,老朋友说:不知道,没问。低低的叹息在大厅中回荡。
知道要搬迁了,再过去广东义山的疗养院看看,恰好遇到狮子会的义工来探视。独自一床一床的走过去, 有老人家牵着手不放,希望能多聊几句,有些希望能给个拥抱,然后久久不放。 又说是裤子不够,衣服倒是多的很,希望能给些裤子。
已经是非常残旧的设备,于是开始盘算,要做产业的妹妹将业主或租户不要的锅碗瓢盆,桌椅橱床,还有电器之类的都搬到公司仓库,到新楼好了就通知张来,他自有善心人士可以义务搬迁。
以前是我的工作,交棒给妹妹打理后,就是她的事情了。青处于蓝而胜于兰,妹妹找到的二手货比我更精彩更多样。
想当年新年年宴,都安排在楼下棺木店旁的空地,晚上七八点开席,舞台上歌声缭绕,台下人声喧哗,四周墓碑远远近近,隐隐约约,没有应该或不该出现的白影或青色磷火,跟人说起都是一遍一遍aiyer aiyer 声,不可思议。
大吉利是,新年流流去那种地方,呸呸呸!
如今,这些都是回忆,希望张来身体健康,比我长命,人间需要很多像他这样的善心。